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果果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精品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

精品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

九剑本尊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完整版古代言情《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此文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可见网络热度颇高!主角有杜如晦李世民,由作者“九剑本尊”精心编写完成,简介如下:腹诽,心说幸亏老魏不在这,不然又要摆黑脸了。不过他也不得不承认,这孜然炙肉真是美味之极。不一会的功夫。一人一个大盘,眨眼就吃下去一半。此时李二忽然发现。盘子里还有一道菜肴。色做金黄,入口皮脆而内软糯,咸鲜之中还有一丝甜美。端的是又一道佳肴!仅仅吃了一口,李二就按捺不住心中......

主角:杜如晦李世民   更新:2024-03-29 17:5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杜如晦李世民的现代都市小说《精品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由网络作家“九剑本尊”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完整版古代言情《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此文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可见网络热度颇高!主角有杜如晦李世民,由作者“九剑本尊”精心编写完成,简介如下:腹诽,心说幸亏老魏不在这,不然又要摆黑脸了。不过他也不得不承认,这孜然炙肉真是美味之极。不一会的功夫。一人一个大盘,眨眼就吃下去一半。此时李二忽然发现。盘子里还有一道菜肴。色做金黄,入口皮脆而内软糯,咸鲜之中还有一丝甜美。端的是又一道佳肴!仅仅吃了一口,李二就按捺不住心中......

《精品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精彩片段

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这书写得真是超精彩超喜欢,作者九剑本尊把人物、场景写活了,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小说主人公是佚名,《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这本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穿越、历史、系统、佚名穿越、历史、系统、 的标签为穿越、历史、系统、并且是穿越、历史、系统、类型连载中,最新章节第2078章 结束也是开始,写了4182685字!

书友评价

这军事机密的小册子,怎么能给太子这个闲人?还被它弄到了突厥部落去了? 这么重要的东西,根本不该露面。 大唐,拥有无比先进的武器,居然还占不到便宜? 居然,还被打的这么惨? 这些机密,五姓七望在朝中的官员,够资格接触到?并且,告知五姓七望~及时卖国? 唐军,这么先进的武器。居然,没炸死几个突厥人。是不是太儿戏了?

大海啊,全他妈是水。一颗星都多了

你家在幽州,李世民在长安,天天去你家他飞去的?啥人能这么无知还写书,抄都抄不明白。

热门章节

第1690章 战略关卡

第1691章 铁船

第1692章 合理配置

第1693章 议程

第1694章 有意栽培

作品试读


随着李盛一声招呼,此时的后厨果然传来了一阵香气。

李二杜如晦,长孙皇后,还有李君羡,都闻到了。

香气扑鼻,勾魂摄魄。

“这是什么东西这么香?”

“在宫……在家里也算有不少名厨,可还真是从未闻过这么香的!”

四人啧啧惊奇。

这味道简直了。

李盛哈哈一笑,招呼众人到餐桌落座。

随后。

两个丫鬟棉儿莺儿,先后端着一个大铁盘来到客厅,放在了餐桌上。

李二等人凝目一看,似乎认识。

但上面撒着许多细细的颗粒状调料,就有些陌生了。

棉儿莺儿离开客厅回到后厨。

不一会,又是三个大铁盘送了上来。

一盘接一盘,一共上了五个大盘子。

每个盘子都是簸箕一般大,慢慢放着菜肴……

丰盛无比!

所有的菜肴,都用木签子穿插起来,让众人感到十分的新鲜。

……

李二拿起一根木签子看向李盛笑道,“公子,这是炙肉吧?”

“炙……对,这就是烤肉,正宗上好的五花肉!”

“下面还有羊肉,老李你赶紧都试试!”

李盛待客还是蛮热情的。

李二十分受用。

不过这木签子上的肉……

“我以前也没少吃炙肉,可这般做法还是头一次见。更从未尝过这么香的!不知公子是用何手法制作?”

“这调料又是……?”

“调料?”

李盛看了看烧烤串上深黄绿色的粒状调料,顿时明白了众人所指,随口道,“哦,这是孜然。”

“自然……这调料叫自然?”

李二呆了呆,接着咬了一口。

瞬间双眼一亮。

这烤肉,肥而不腻,满口生津,简直妙极啊。

太妙了!

“自然之道,香气扑鼻……好名字!就不知这‘自然’是从何处觅得?”

李二的语气都微微激动起来。

这比他在宫里吃的御膳好吃几百倍不止!

李盛闻言耸耸肩。

他没兴趣纠正老李对孜然这个名称的误读,但是对方既然问起来,倒也真不好回答。

在前世,这玩意是西域传入,这时候大唐还没有呢。

而这一次,自己是……从系统签到给的。

于是想了想。

李盛摆了摆手。

“这个嘛……是我在野地里发现的。”

“公子这道自然烤肉,真是出神入化,若是能……”

“陛……这个,老爷,我好像想起来了,长安城里倒是真有酒家卖这个菜肴,不过不叫自然,叫孜然……”

“哦?莫非……”

李二惊讶的看向李盛。

李盛耸耸肩,“呃,是有长安的商人来进货,不过我这存量也不多,大部分都留着自己食用了。”

李盛说完。

杜如晦险些一口唾沫呛死自己。

“公子难道不知?这,这孜然炙肉,可是在长安的王公之间蔚然风靡,拥趸无数。每每一小碟菜肴,就要上百贯呐!”

李二有些吃惊,心说这些五姓七望的生活真奢侈。

不过他更惊讶的是,李盛手握这等好东西,居然没有大发其财的样子。

安之若素,宁静致远……

这孩子好啊!

长孙皇后笑的两眼都眯了起来,一时间心情大好,顿时大快朵颐起来。

这可是自家孩子给爹娘准备的美味。

还不吃个痛快?

李二带着长孙皇后,常年也是军旅生涯,吃喝没那么多讲究。

这一下吃相顿时……反正杜如晦有点暗暗腹诽,心说幸亏老魏不在这,不然又要摆黑脸了。

不过他也不得不承认,这孜然炙肉真是美味之极。

不一会的功夫。

一人一个大盘,眨眼就吃下去一半。

此时李二忽然发现。

盘子里还有一道菜肴。

色做金黄,入口皮脆而内软糯,咸鲜之中还有一丝甜美。

端的是又一道佳肴!

仅仅吃了一口,李二就按捺不住心中好奇,举起烤串问道,“公子,这又是何物?”

“这个吗?这是土豆。”

“土豆?”

“不错,土豆。也是野外发现的,这玩意茎叶皆不可食,只能喂给牛羊,但泥土下的块根却是别有滋味。可代主食,量大管饱!”

幽州,属于燕赵之地。

在北方,弄点水稻不容易。

李盛总是吃面食,自然怀念前世的进口泰国稻米了,但这附近想买就很麻烦,得走远路。

不过后来渐渐的,李盛也发现了还有土豆这个好东西。

这玩意,耐旱耐盐碱好种,不用怎么打理就能大量种出来,当饭吃都没问题。

李二哪里知道李盛说的是这个。

因为口中的土豆极为美味,他下意识便将这玩意当成了和孜然类似的东西,产量不高。

因此李盛这么说,他只以为是盛情款待。

一时间龙颜大悦,餐盘内风卷残云……

……

吃着吃着。

李二又咬下一块烤肉。

不过这次他发现有些不对。

这肉似乎是羊肉。

但是……

之前自己吃的,难道不是羊肉吗?

奇怪……

近年乱世刚刚结束,李二顿时想起了一些不好的传闻——

咱这宝贝儿子不会还跟蛮夷野人一样,吃人肉吧???

“孩子,这是什么肉?”

“你手里这个吗?……这个,羊肉啊。”

“那……这个呢?”

李二渐渐发现手中的羊肉和之前吃的那种烤肉,外表也有些不同。

尽管都十分美味,不过他最担心孩子学坏啊。

接着李盛就随口道,“那个吗?猪肉啊。”

“猪肉?这肉……居然这么好吃?”

李二直接呆呆看着手中的烤肉。

神情……

不可思议!

满满的不可思议!

在他一直以来的印象中,猪肉都是腥味沉重,不堪入口。

除非是行军的时候不得已吃一些顶顶肚子,否则平日里就算是贫苦人家也不会吃的。

但是李二这个反应。

李盛同样惊诧。

“不是吧,老李。你们家什么条件,猪肉有那么难吃吗?”

“等等,你们说的是不是……”

李盛对李二的反应很不解,

但是很快就意识到了,李二说“不可能这么好吃”的猪肉,是指野猪肉!

这玩意他作为猎户,怎么可能没吃过。

那味道确实难顶!

于是李盛笑了。

“我明白了,老李你以前吃的猪肉,怕都是山猪肉吧?”

“山猪肉,这是自然。不是山猪肉,莫非这世界还有河猪肉?”

“什么河猪肉,这是养殖的猪肉!”

“养殖……猪肉也能养殖?”

李二目瞪口呆,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小说《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热茶入口,却有一股清凉之气瞬间贯通全身,方才一口气上不来的感觉顿时消散了不少。

接着,十分认真的看向李盛。

“对了,公子……方才所说,针对世家大族之策。这计策出神入化,虽张亮萧何不能比之。不过过在下还是有一疑惑之处,这朝廷先要囤积红薯……嗯,红薯干,同时放风说需要动兵。”

“这一环节,想来是为了瞒天过海,让世家以为朝廷不会干预市面。”

“可是后来再突然放出大量的红薯……这所需耗费的白银不少,对国库的压力怕是很大吧。”

李盛点了点头。

“说的不错,的确有这个因素。但实际上,也无所谓啊,粮食本身……不就是另一种白银吗?”

魏征一怔,还真是这样!

这……高人就是不同,脑子比自己灵活太多了!

“况且有超高的粮价在前,国库的运转甚至可以更加灵活……虽然这个灵活性最好别用就是了。”

“好,好……妙极啊!”

房玄龄也是啧啧惊叹,这公子,智谋真没说的了。

不过接着还是叹息了一声。

“只可惜,这些世家大族……根基深厚,便是有此一局,也难伤其根本,最后世家……多半也还是世家。百十年后,又是他们的天下而已。”

这话,李盛听到,当时就笑了笑。

“一百年后或许会有别的世家出现。但是眼前这些五姓七望之流,还真未必就无敌了。”

李盛的语气。

无比的高绝,虽遥隔千里,却透着对这些世家大族的一种……俯视的居高临下感。

尤其是“五姓七望”,在这神州,就是当今陛下李世民武功赫赫,面对这些家族盘根错节也没有办法处理。

但李盛,直接用了“五姓七望之流”这个词。

一时间,魏征外,房玄龄、杜如晦,乃至李二,原本在低头思索李盛的计策,

听到这个称谓,瞬间全都抬起了头。

双眼一眨不眨的看着李盛。

如果是换一个年轻人这么说,他们只会当成年轻气盛。

但李盛,分明就不是凭着一腔热血做事之人,这人可是真正胸有锦绣沟壑的当世大贤!

“公子,此话怎讲?”

“公子,详细说说!”

“还请公子不吝赐教,受老朽一拜!”

激动之中,房玄龄立刻又要来行个大礼。

李盛眼疾手快立刻一把扶住,“别别方老哥,你再这样我特么该英年早逝了好吧。我说,我说还不行?”

“公子请说,我等今日愿拜公子为师,以求公子之策!”

……

李盛见这群人如此热情还激动的很,拜师都出来了……

但是比起老给自己行大礼这还算好的,只得苦笑接受。

“那便按诸位想的来吧。总之,此事要行却也简单。五姓七望,归根结底……”

李盛来自后世。

五姓七望,这种士族,他可太清楚了。

一是本钱多,二是垄断做官的途径。

还是那句话,此时是唐初,识字率低的要命,科举的功效也没体现出来。

结果是什么呢,有条件供养大量子弟读书的人,就有远远高于寒门子弟的机会,入朝为官。

或者可以说,寒门子弟找不到“门路”,一个都别想做官。

所有权柄都是家里人把持。

外加几乎垄断整个郡县田产。

本钱,权力齐备,自然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李盛给众人分析了一通,这种大型士族是怎么产生的。

接着,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所以,要解决问题,首先要弄清楚问题具体是什么。”

“世家,是士族,是门阀。要解决士族,就要让一般人家的子弟也有机会做官,不但要有科举制,还要让尽可能多的寒门子弟有机会读书。”


对李二来说,李盛是他失散多年的骨肉,这一次见面也是思念之情。

但是此刻,李二真是刮目相看。

没想到失散这么久,儿子居然掌握了这等奇术,简直让他刮目相看!

当然了……

这奇术既然是儿子的,那也就是自己的。

现在突厥犯境,李二说不得也只有无耻一回了,以后慢慢补偿。

“呃……既然公子有此奇术。”

“可否贩与我老李?此锻造之术,老李我定不白要,必以重金酬谢!”

“你们既然真想要……这倒也没什么,棉儿,去我书房把86-1号手稿拿来。”

“是,公子。”

“公子,手稿来了。”

棉儿从书房取来一份小册子,递给李盛,侍立在李盛身后。

李盛翻阅了一下,没记错,就是这本。

“你们要是想要,这本就拿去好了。”

李二杜如晦两人顿时窃喜。

这可是好东西啊!

翻阅一看,果然……

他们二人虽然不懂铸造,但册子里内容详实丰富,排版井然,俨然竟有大家之风。

李二越看,越是兴奋,仿佛看到了玄甲军所有将士,都配上了最锋利强大的军刀!

……

“真是神术啊。”

“公子才华出众,这奇术我老李也不能白要。再加上前些时日,治疗伤寒的灵丹……”

“公子且说,想要什么,老李我必定满足!”

李二暗暗兴奋,毫不在意的大手一挥,对李盛道。

杜如晦暗暗点头。

这位殿下值得陛下器重!

不过李盛想了想,却是轻轻一叹。

“有什么可要的呢……我想要的,老李你也没有啊。”

李盛这么吐槽不是没有原因。

他只想说,我现在只想玩电脑,你给我整一台去?

我想吃冰淇淋,请问哪里有卖的。

我还想看小说,这唐代都没小说这种东西,神州第一本通俗志怪小说还是唐代非常后期才有的。

所以说李盛明白对方的意思,你看你想过什么生活,我给你安排。

但这方面李盛知道对方是肯定拿不出来的。

第二嘛就是李盛最近想当员外这回事。

作为一名穿越者,他穿越以来,自然想过前世看的穿越小说里的剧情。

什么办工厂兴学校搞新技术。

但这些事情,没有财富打底,没有上面给你开路,

没有这个门路资源,空有技术也没应用场景给你啊。

其次。

前几天一开始他想要铁料,可是这几天又研究了一下才知道民间的大宗铁料属于战略物资。

别说是大量铁料了,就和后世的老美一样,家里放几副甲胄那都是非法的。

所以李盛还真没啥想要的。

“老李你真客气了。”

李盛摆了摆手。

“你们来的时候,我家棉儿已经告诉我了,夫人送的首饰都挺贵的,就不用再客气什么了。”

“可是……”

李二呆了,这是说的哪出啊。

好容易得了一个给儿子零花钱的机会,没想到儿子啥也不要。

反倒是杜如晦两眼放光。

这个殿下好啊,真正的无求君子!

这可不是在陛下面前装清流,这是真的不占人便宜,光是这人品就……没的说!

不过长孙皇后有点急了。

多少年没见到儿子,咋能啥也不要呢。

你啥也不要,我这当娘的能安心睡着吗?

她看出李盛似乎有些欲言又止,只是掩盖的很好,于是斟酌了一下,说道,“孩子,你若是有什么想要的,尽管说出来便是。这老李别的不行,就是买卖做的甚大,不论要多少财帛,或者想娶谁家的姑娘,只管找他要便是!”

“啊?这……”

李盛也是没想到这家人竟似乎来头不小的样子。

大概……是真的挺有钱吧?

前世他就听说过,有人在马路上救助了生病倒地的老人,结果人家是个港岛富商,一转头直接遗产全送给救助者了。

这种事居然真的发生在了自己身上,李盛怎么都是有点难以置信。

不过……还是那个问题,李盛现在需要的其实不是铁器。

而是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

不过人家既然这么说了,李盛也不好藏着掖着,

“呃,两位如果是问我人生理想的话……”

“其实说真的,我想当个闲王。”

……

“闲王,非贤能之贤,是清闲之闲。自由自在无所拘束,岂不比什么都强?”

“既是王公,又要为闲王,可……身为皇子,江山可要怎么办?”

李二皱了皱眉。

既然是自己的血脉,那当然要考虑是否立储的问题了。

这孩子心性,才学目前看来都不错,但怎么想着当闲王呢。

不过李盛只是哈哈一笑。

“当闲王怎么了,凭我的能力。”

“就算每天照着纣王的标准生活,大唐也照样国泰民安。”

李二笑了,“这么说,公子觉得自己比李二要厉害不少?”

李世民这么一说。

在场的长孙皇后,杜如晦都微微紧张起来。

这个话题再说下去真有点犯忌讳了,不过想到这是李二本人的血脉,因此才没有说什么。

接着。

李盛笑道,“李二真的是个好皇帝,神州自从东汉完蛋,好久没有这样的君主出现过了。”

这话一出,李二的嘴角瞬间浮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甚至眼神都和长孙皇后,杜如晦二人对了一下。

看到没有!

“但治国这事,不光得有份好心。”

“发展民生需要眼光,需要新的生产力……而这些都不是单单勤政就有用的。我们以汉代为例,要想避免黄巾爆发,首先,得……”

李盛好歹也是现代过去的。

国力绑定生产力,改善民生自能得民心这些思想,在后世基本上是早就通行天下的道理。

但在这个时代,完全是新思潮。

李二笑眯眯听着,起初还只是看看自家孩子读书怎么样。

可是听着听着,

李二脸上的笑容就转为严肃。

这孩子说的简直太有道理了。

最难得之处,是另辟蹊径,却又一针见血。

连杜如晦都是一怔。

这殿下有点东西啊??

要不是这一通闲聊,他还真以为殿下只是个普通的小猎户而已了!


李二的病躯被放在了客厅长桌上。

“衣服除去,我要看看情况。”

“这……是!”

当众脱皇帝衣服这有点不成体统,不过现在紧要时刻,李君羡顾不得那么多,迅速除去了李二的狐裘外袍。

接着揭开衣领,几条丝帛将肩胛骨附近简单包扎。

但几缕丝帛能起什么作用,早就被血浸透了。

少年取出一把剪刀,要剪开这几条丝缕布帛。

“大胆……”李君羡一个紧张差点就喊出来了。剪刀这种东西拿着离陛下这么近?

“噤声!”

杜如晦直接喝住李君羡,接着努力笑道,“公子,请施救!”

现在这个场合,杜如晦可是深知,随便耽误一会,陛下随时可能有性命之忧!

便是这少年是歹人,也只能先让他试试!

其实杜如晦已经发现了。

这个少年总觉得有些眼熟。

气度非凡,似乎不简单。

就他手中这剪刀,便是天下皆无的款式,是用一阴一阳两把小刀交错钉合而成。

用来剪去陛下包扎的丝帛时,

丝滑,流畅,连声音都十分润泽……端的是一件宝贝。

似这等奇异扎眼之物,此人若是不怀好心的歹人,必定不会在行骗时亮出来!

李盛看了二人一眼,“哼!”

接着还是剪开了李二肩上的丝帛。

看了看伤口……

……

没错,少年名叫李盛。

他来自蓝星,是一名穿越者。

穿越来时,自己才六七岁,大雪天的几乎要冻死……或者说已经冻死,但也因此,李盛穿越了过来!

但天冷这点状况,显然难不倒作为穿越者的李盛,即便他才六七岁!更别说还有个系统了。

成功度过一劫的李盛,自那以后便在幽州城外这片荒野当起了小猎户。

有现代人的知识和技能,外加一个系统,签到就能获得各种各样的神级技艺。

李盛的小日子很快过的风生水起,最近更是准备转型,买地搞生产,做庄主了。

……

“这伤口这么深,你们就直接把箭头拔了?”

“这……不然呢?”

“那应当如何处置?”

“伤口既然深,就要先放血削去创肉,然后再止血。你看你们这,放血也没放好,止血也没止好。就这,没感染破伤风就谢天谢地了,真是。”

此时,丫鬟已经拿着一个瓷碗过来,同时手中还有一个瓷瓶。

“公子,温水,这是酒。和上次一样,是秘法炼制的烈酒。”

“好,你下去吧。等等,再把酒精灯也拿来!”

“是,公子!”

“酒精灯来了,公子!”

丫鬟再次回到客厅内,取来了一盏黄铜器物。

这器物似乎是灯具,但制作十分精巧,似乎内部结构很是复杂。

这东西让杜如晦更加惊讶了。

这穷乡僻壤还有这么精致的灯具??

哪里的师傅手艺这么好,不去工部当个员外郎太可惜了!

“呃,公子,这酒金灯如此……精致,不知是做何用途的?”

“用途?当然是用来加热了。”

说着,少年将一瓶烈酒,灌注了一些到黄铜灯盏里。

点着了之后,将剪刀放在了火苗上烧烤起来!

……

这场面不仅杜如晦睁大了眼,李君羡也是,只能说他们是真没见过。

“公子,这又是……”

“消毒。”

“消……这剪刀上有毒?!”

一瞬间杜李二人惊愕的睁大了眼。

这是什么情况,剪刀上居然淬毒了???

李君羡差一点就要直接拔刀护驾了。

但好歹还是有杜如晦拦着。

“且让我来。”

“公子,何以说这剪刀上有毒?实在是我等救人心切,不得不过问……”

“你们,我服了。”

“你们不知道,万物皆有细菌携带吗?不用高温酒精杀死毒素,这剪刀能当手术刀用?再说了。”

“你家老爷中的箭上也没毒,那他是怎么感染伤寒的?”

“这……”

“在下属实不知,还请公子赐教?”

“自然是我刚才说的万物有细菌了……算了,就这个时代的那几本医书,我都懒得吐槽。总之你们要是想救人,就给我安静等着!”

少年说着,剪刀也在灯火中烧烤的差不多了。

随后,直接翻开李世民肩上的创口,将剪刀伸了进去……

对着坏死变色的肉就是一剪!

咔嚓!

李君羡深吸了一口气,牙关紧咬。

这是陛下的龙体,用剪刀来收拾,万一出个差错,这谁担待的起??

冷静老成如杜如晦这般人物也只能勉强告诉自己。

万一这少年便有华佗之能呢?

罢了罢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

随着小手术进行。

李君羡杜如晦战战兢兢,话都不敢多说了。

不断用眼神交流。

这小子动作娴熟,似乎还真有两把刷子。只是这手法太过诡异闻所未闻,两人心里都是完全没底。

总觉得今天要出点什么大事。

过了一会。

李盛剪去了坏死的皮肉,剜去了伤口上的黄脓,尽数倾倒在一碗烈酒之中。

此时,茶几上已经摆了好几碗烈酒。

接着,李盛从玉瓶中倒出一颗碧绿的药丸,放在另一个酒碗中化开!

“你们二人,给我按住他!”

“啊?”

“公子这又是为何??”

杜如晦李君羡两个人再次吓呆,用剪刀剪陛下的肉就算了,居然还要按住。

这小子想干嘛?

莫非是要刮骨疗毒不成?

可那都是民间传说啊,哪有真的这样治伤的?!

除非是绝世神医!

“不救人了?不救人了你们倒是早说啊,浪费我时间。棉儿,送客!”

“等等,公子,我等这就照做!”

……

杜如晦李君羡只好按住李二。

心里七上八下,但却也没有办法。

不一会……

只见少年用纯白的棉花沾了浸药的烈酒,便在李二的创口处擦拭起来!

同时,呼叫丫鬟。

“棉儿,再化一颗青霉素!用温水!”

很快,名叫棉儿的丫鬟拿起玉瓶再次倒了一颗碧绿药丸,将药丸放入温水化开。

此时长孙皇后不放心,也离开马车走进了厅堂内。

“有劳姑娘,有劳小……公子了。”

见到李盛的瞬间。

长孙皇后忽的双眼一睁,产生了和杜如晦相似的念头。

这少年好生眼熟!

不知在哪见过?

但救人的关键时刻,也没想那么多,见礼后便接过丫鬟手中的药碗,端到李二面前喂下。


一瞬间,双眼之中瞳孔,都不约而同的下意识放大。

“这是什么味道,怎地如此诱人?!”

“好浓郁的香气!”

“不行了,公子,你家这厨房在何处,我忍不了了!”

杜如晦直接兴奋到失态,这香气太勾人了!

坐在这却无缘一睹真容,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李盛哭笑不得只好先安抚众人稍安勿躁,接着……

香气飘来不一会,火锅终于端了上来!

火红般的汤色,漂浮着花椒,辣椒……

汤汁之中,还有姜块,还有无数各色闻所未闻,甚至见所未见的材料在其中载沉载浮。

端到餐桌下的火炉之上,瞬间,

香气的浓郁程度,达到了最大值。

长孙皇后,此刻才是最惊讶的,这孩子……自己以为他吃了多少苦呢。

现在想想,该问他享受了多少神奇之物才对!

就这火锅中的香气,

别说是其他人,

就是长孙皇后,李二,这两个在宫廷中享受顶级菜肴的人。

也是从未闻过如此浓郁的香气。

勾魂摄魄啊!

李盛大手一摆,“诸位,开动吧!”

不过尽管李盛这么说。

众人激动的同时还是有些僵硬,这火锅……怎么吃呢?

李盛接着道,“诸位看我怎么吃,然后自行操作便是。”

此时,丫鬟端来一个大木盘,将几个瓷碗放在了众人面前,每个碗里都放着黄澄澄的油,香菜,种种香料……

“呃,可是公子,这锅中此刻煮的,碗中此刻放的……又是什么?”

“锅中煮的,是香料。”

“碗中是蘸料,其实也是香料。”

“诸位,且看。”

李盛夹起一片切好的羊肉,放入锅中。

这羊肉不知用了何种方法,切的纤薄如纸,红白分明极为好看。

放入锅中,煮了片刻……

大约一分钟过后,李盛将筷子夹出。

将羊肉,放在了碗里,饱饱的蘸上多种不同香料。

滚烫的羊肉刺激多种香料发出气味,瞬间……

房玄龄,杜如晦,李二,长孙皇后,乃至一贯严肃呆板的魏征,都闻到了一股深入骨髓似的香气。

接着……

未等李盛说可以开始了,所有人都出筷如风,迅速操作起来!

等不及了,真等不及了。

这火锅,太香了!

……

一通火锅,吃的是大汗淋漓。

足足小半个时辰过去。

这一次,李盛尽管吃的热火朝天,但却罕见的没有再被烦了,因为这群人压根没空问这是何物了!

全程都是在问他这个要煮多久,这个可以吃了吗?

这些问题李盛还是十分乐意介绍的。

这小半个时辰,也就是将近一个小时的胡吃海塞之后,李盛忽然道,“诸位先别急,今日的主食有米饭,有烤红薯。各位看自行选……”

毕竟是初春啊,又是北方,寒气根本没有过去。

这种气候之下,怎么能少的了烤红薯这居家旅行必备好货。

李盛也非常喜欢吃这东西,所以这次主食专门让两个丫鬟烤了几块。

结果,他话都才说到一半,

李二,魏征,杜如晦,房玄龄……等人,差点没把嘴里的东西都给喷火锅里去,惊慌急忙大喊:“公子!公子!”

“要烤红薯!要……要烤红薯!”

……

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烤红薯!

原因很简单,这红薯……正是他们这几日最最关心的事情。

亩产五六千斤,让他们这群朝堂大臣怎么可能等闲视之。

此刻既然有现成的,那还不得赶紧试吃一下?

李盛再次被吓了一跳。

你们这群吃货,要不要这么上头哦!

不就是个烤红薯,至于激动成这样?


李盛说的没错,他以前自己做夜宵,基本都是这三样。

长孙皇后含笑看着这个孩儿,只觉得孩子真长大了。

接着……

李盛自然来到厨房,开始制作。

切片,煮熟……

土豆不花多少时间便熟,接着取出一个自己专门购来做土豆泥的大瓷缸,舂成土豆泥……

不一会,搞定!

做到后来,香气飘了出去。

混合着土豆的清香和牛奶的浓香,长乐早已忍不住,不住的求母后,想去厨房看看师父。

长孙皇后也是暗暗惊诧。

这孩子做的什么东西这么香……就是她和长乐在宫中尝遍美味,但这种独特的香甜,她还真是……

还未上桌,便食欲大动!

等到李盛真的端着三个碟子,来到前厅。

见到土豆泥的一刻,长孙皇后更是眼前一亮。

只见碟子里的食物,似乎是某种羹类,色泽是淡淡的明黄,质感犹如堆雪,极为精致。

“这便是……土豆泥?”

长孙皇后觉得这个名字不太好,却没想到这东西只是看上去,就金贵的不像话。

用来当国宴,应该都没什么问题!

别说是长孙皇后了。

就是八岁的小长乐,跟在厨房望着李盛手中的食物,闻着香气,也早就看直了眼。

这东西看上去太好吃了!

而且牛奶、土豆的香气,一清淡、一浓郁,互补。

同时又都属于甜口,调和。

加起来简直是顶级搭配。

而事实上也是这样,在李盛前世,这玩意是许多地方的人晚饭必备的一道菜。

对于老李夫人,乐乐望眼欲穿的神情。

李盛十分得意,看来手艺也没丢了啊。

……

“师父,可……可以吃了吗?”

乐乐尽管非常克制的乖乖坐在桌旁,但望着桌上的碟子,早已经望眼欲穿了!

李盛哈哈一笑,大手一挥。

“吃!今天乐乐想吃多少,师父都给你做!”

“夫人,请!”

接着,长孙皇后,长乐同时拿起调羹,挖了一勺土豆泥起来,缓缓送入口中……

几秒后。

两人呆住了。

接着……

“这……这土豆泥,滋味怎地如此绝妙。”

“师父,这个……啊呜啊呜……太……啊呜……太好吃了……”

长孙皇后还好。

长乐就是直接忘记了公主的身份,开启了胡吃海塞模式!

本来她作为公主,平日里干点啥事没有一大堆规矩管着?

但这一天,

这土豆泥,这味道,这香气……直接给她整破防了!

不大口吃,根本不解瘾啊!

长孙皇后不由感叹。

“公子这道土豆泥,真是天下绝品!”

……

不一会,

也就几分钟的功夫,长孙皇后的份还有一半,长乐倒好直接老实不客气一大盘全吃光了!

速度之快简直不可思议。

对于这位大唐当今最受宠的公主来说,这么馋嘴还是头一次!

李盛享受着炫技的乐趣,没吃那么快,见长乐吃的起劲,又从后厨端了一个大盘子来,给小长乐续杯。

长孙皇后眼中微微泛红。

孩子能和长乐相处融洽比什么都开心。

这土豆的滋味也真不错,看来孩子至少没在这上面吃苦。

“孩子,这土豆如此美味,想来定是非常稀少……但身体要紧。平日里,自个可不要舍不得吃啊。”

长孙皇后与历史上许多宫廷后妃贵妇不同,她是知道百姓怎么过日子的。

但凡是有什么好东西,定然是要留到年关、节日,或者待客之时才会端上桌。

寻常时候,大抵是舍不得沾一口的。

然而……

李盛一听对方这么说,当场就笑了。

“夫人这就说笑了,要是吃点土豆都要节省,那这天下岂不早就遍地冒烟了。”

小说《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猪仔之事完成。

李二看着这间别出心裁的圈栏,越看越是满意。

这事要是成了,百姓岂不乐开了花。

肉价能降一半,我李二就不信这事不能上史书。

想了想,李世民忽然说道,“这圈栏真不错,干脆给我在皇城里也整一个!”

李二这么一说,杜如晦,房玄龄,乃至李靖,双眼顿时就瞪大了。

“陛下,您说什么?”

“养猪的圈栏?皇城?”

“陛下,此事有伤物议,恐为清流所讥啊!”

三人说的都是真实的问题,这作为君主是不可能不考虑的。

当然了,养猪这事要是真能成,那也好说。

什么清流议论,事有成效自然就打脸了。

但是这个养猪之法,虽然精妙,可是毕竟是头一遭……谁敢说一定成功。

所以三人本能的都是反对。

可他们没想到的是,

李二眉头皱起,露出不悦之色。

“就这么决定了。便有清流物议,等猪养成,自然消去。对了!”

“不但要养猪,还得以民间之法给我建一个养羊的圈栏。届时高下立判,我看谁来议论!”

“清流”都是些什么人,李二可太清楚了。

方今时期乱世刚过,有条件读书识字当“清流”的哪个不是出身当地望族,一大半都是五姓七望这些门阀出身。

这清流能有啥好话就见鬼了,反正养猪之法肯定奏效,到时候直接打脸不香吗。

见李二如此坚持,三人也不可能一直劝。

房玄龄和李靖对视一眼,都觉不可思议,

怎么好像陛下十分肯定……这事能成一样?

接着不约而同的看向杜如晦。

杜如晦的神情则有些古怪。

“克明,这其中莫非有什么文章?”

李靖好奇的问道。

房玄龄则想到了最初的点。

“克明,陛下似乎对养猪之法十分信赖,这背后高人究竟是谁啊?”

被两人围着问,杜如晦只露出一个微笑。

“是什么人,这一时半刻的我也不知。不过总之,是个了不得的大才!”

房玄龄:……

李靖:……

无语了,老杜你这分明是知道内情的啊。

不过既然杜如晦也和陛下一样信任养猪之法,二人也只好姑妄听之。

横竖清流今天不骂点这个明天也要骂点那个,那便由他们骂去吧。

万一真成事了打脸了呢,虽说总是可疑就是了。

……

事情算是安排上了。

虽然结果不确定,但是李二,包括杜如晦,都对李盛的法子有信心。

李二是对孩子的无条件信任。

杜如晦则是真的相信李盛的法子——那把猎刀,给他的印象太深太深了。

接着,李二忽然看向杜如晦。

“对了克明,锻铁之事安排的如何了?”

“陛下,臣已移请工部办理此事,现已召集了长安附近最好的铁匠二十人研究锻铁之法,当下正在工部待命。不过……”

“怎么了,可是有何难处?”

“呃,玄甲军目前人数好几万,换甲胄兵器,恐怕开支有些……”

李二秒懂了杜如晦的意思。

花钱!

搞军备,这种事怎么可能不花钱。

但国库的钱,那都是百姓手里收上来的。

要制作军器,岂不就得给百姓加大负担。

杜如晦的意思很清晰了。

这个事,花钱太多,恐怕未必能匀出财政来办啊。

李二眉头皱了起来,这就有些麻烦了……不过思索了一下,他还是摇了摇头。

“不,克明,此事还是要办。”

“陛下?”

杜如晦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李二可是他读遍史书也找不到几个同类的那种模范皇帝,向来体恤民生。

这几万甲胄兵器要花多少钱,他可是太清楚了,大唐百姓的税负起码上升一成。

这一成看似很少,但对一些家中劳力较少的家庭,可是重重一击啊。

这等事,

要是李元吉李建成辈知道了,多半是摆摆手说不必多虑,要相信百姓能够努力坚持下去。

但李二对待百姓,不可能这么随便啊。

所以他觉得有点奇怪。

虽然强力的军备他也很想搞,毕竟自己也是兵部尚书嘛。

但这个事,要是李二这江山还打算稳稳坐下去,那其实是没得商量的。

此时,

房玄龄,李靖。

作为当朝一线的大臣将领,自然也注意到了二人谈话。

“陛下恕臣斗胆,这是打算做什么?”

“……朕近日得了一锻造之秘法,决定打制一批新的甲胄兵器。可是……唉,国库就这么些钱,让玄甲军全部换军备,还是勉强了些。”

李二有些为难,但作为一个好皇帝,有事他是不瞒着大臣的。

房玄龄一听,看向杜如晦。

李靖也侧耳倾听,毕竟甲胄兵器他作为将领也得关心。

于是杜如晦便细细说了一番李二的计划。

为所有玄甲军士卒,更换新的强力甲胄,强力刀剑!

房玄龄、李靖一听。

再次愣住。

“所有玄甲军?玄甲军总数至少五万,全部更换?这……这开销太大了吧??陛下,此事不宜操之过急,何不徐徐图之呢?”

“陛下。”李靖也极为认真的一拱手。“兵家之道,一曰人心向背,二曰韬略谋算。陛下昔年也是带兵的老将,远胜微臣,何以依赖起兵器优劣来?再说……”

“玄甲军的兵器甲胄,已是天下少有的良品了,为何还要更换?”

李靖知道李二这个人是个非常理智的人,因此有话直说。

李二张了张口,想要告诉他们猎刀之事……

但思索了一下,直接说恐怕没什么用,人家一点感觉都没。

因此李二想了想,

“这次的锻铁之术非同小可,药师,你的佩剑给朕用用。”

现在是在长安街角,皇城宫廷之外,李靖是和皇帝出游附带着护驾之责,身上的确带着佩剑。

皇帝要用,自然解下呈上。

李二接过李靖的佩剑。

有些锈迹,抽出一看,还有大量划痕,一看便是老将之剑。

但李二没有在意这些,“药师,这佩剑品质如何?”

“陛下,此剑乃是微臣少时所打,跟了微臣快四十年了,从未有卷刃缺口等情事。”

李二点点头,“看得出来,是老师傅打的精品。但是药师,今日朕可要得罪你一回了。”

“陛下?”

李靖有些懵逼,什么情况,他没听懂李二的意思。

但杜如晦听懂了,有些同情的看着李靖……

小说《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养猪?”

杜如晦这么一说。

李靖险些以为自己年纪大了耳朵出问题了。

陛下大清早的去长安军营,就为了养猪???

不是,等等,

陛下要养猪?

“克明,这是怎么回事,陛下怎么突然想起养……养猪来了?”

“是这样,陛下近日得高人指点,收获一养猪之法……”

“养猪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也真不小。同样的饲喂,猪可比羊多出将近一倍的肉,陛下正是为了让百姓都能吃上肉,所以才决定亲自督办此事。”

“哦……”

李靖,还有一旁的房玄龄都点了点头。

要是这么说,那就说得通了。

可是……李靖还是不太明白。

“可陛下之前没想起此事,怎地突然就决定尝试养猪?”

房玄龄思索了一下,也道,“还有我听说……这养猪,圈栏之内容易闹瘟,一个不慎便要倾家荡产,因此几乎没什么人愿意畜养。陛下这……”

杜如晦露出一个古怪又得意的笑容。

“这不是陛下近日得了高人指点,有了独门养猪之法,可避瘟。若是尝试成功,天下的肉价都要对半砍,诸位也知道陛下自来心系民生,故而亲自为之。”

“二位去了,一看便知。”

李靖和房玄龄都点点头,算是明白了情况。

马蹄声渐渐加快起来。

不过两人还是不太清楚的是。

天下不是无人养猪,而是每每为瘟疫所困,担心血本无归不敢尝试。

各种药方下去,基本上四个字:全军覆没。

没效果!

更何况猪肉滋味干柴,入口不讨喜,销路也不好。

陛下这是遇到了何方神人,还能想出养猪的好法子?

说起来,这肉滋味如何,也是个问题啊。

……

很快到了长安西郊。

军营正在此地。

李二远远望着营寨,心中十分亲切。

这可是他曾经亲自率领过许多年的军队啊。

现在天下定鼎,李二却有了新的使命交给这些士卒。

没错,说养猪这事,李二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军营。

军中伙食,便是粮草充足的时候,也往往只有干粮。

养猪的任务交给他们,若是成了,改善伙食不说,士卒们也都能多些家用补贴,一举两得。

很快……

李靖,杜如晦,房玄龄三人跟在李二身后,走进军营中。

一路按照李二的要求,不要多礼生长,直接去养猪的圈栏。

最后,到了一个类似草棚的地方。

走进一看。

李二,杜如晦同时点头。

这军营里办事就是快,丝毫不拖泥带水。清早杜如晦购置了猪仔,并圈栏建造之法送到了此处,现在就已经建造完成。

安营扎寨,军卒们再是熟练不过。

李靖和房玄龄则是一怔。

这草棚看上去,便和寻常的马厩等牲畜蓄养之所没什么区别。

但内部却是出心裁。

用一条条栅栏,将大圈栏,分割为了许许多多的小圈栏。

中有过道走廊,可供饲喂者进出。

房玄龄想起这与自己曾经见过的圈栏不同,说道,“陛下,这圈栏怎地建成这样?”

李靖也眉头微皱的点点头,“这圈栏能遮风避雨便是,为何要隔开成一个个小间?”

“这只是养猪的圈栏,如此岂不有些浪费力气了。”

虽然工作量没多到哪去——大头还是搭建草棚,但毕竟多了不少栅栏木桩,显然还是要费些功夫的。

但李二微微一笑。

“药师有所不知了吧。”

“这圈栏隔开,正是为了避免瘟疫!诸位何不想想,瘟疫是如何传播的?一而十,十而百。如此分隔开来,方可避免传播!”

“!”

“!!!”

李靖、房玄龄对视一眼。

这他们还真没想到!

诚然,养猪之法只是小道,但想想此术若能让天下肉价减半,百姓都能品尝肉食,那可就是了不得的功绩了!

放眼万古,也没有哪个皇帝能让百姓人人有肉吃的!

瞬间他们都明白了李世民这一大早在兴奋什么。

这养猪之法,的确有独到之妙!

而接着,房玄龄观察了一下四周,皱了皱眉。

“不过……李将军,你这兵营治理的不怎么样啊。”

“玄龄,你这是什么话?”

李靖顿时脸一板,意思好好的老房你怼我干什么?

房玄龄摇摇头,“既是饲养牲畜之地,当封闭严实,以免牲畜之气息溢散出来。”

“军营之中务需整洁有序,这成何体统?”

房玄龄所指的,是这圈栏的四面。

没有任何墙壁,除了一排排坚固的柱子支撑,上方厚厚的茅草顶,没有任何遮蔽!

一股猪圈的气息隐隐飘出……这还是刚刚迁入猪仔。

若是时日一长,指不定臭成什么样。

李靖一怔,老房说的好像也对啊。

军营里臭烘烘的成什么话?

一时间心中不悦,高声道,“陈三,给我过来!”

一名年轻小校急忙跑来李靖面前,拱手听命。因为听出李靖语气不善,满头大汗。

“这圈栏是杜大人叫你造的,既然如此,为何不建造周全?”

将军生气,小校顿时慌了,话都说不明白。

不过此时李二笑着摆了摆手。

“玄龄,药师,这事须怪不得这位小将。”

“卷栏修建成这般模样,自然是我的意思。”

……

“呃……陛下,这是为何?”

李靖呆了呆,他可是记得清清楚楚,

李二带兵能力,比天下名将都强大。

既然如此,陛下应该知道军营里要严肃整洁啊。

养猪算是照顾士卒生活,但圈栏为何不封闭?

正如玄龄所说,成何体统。

就见李二笑了笑。

“这便是养猪之法的第二条纲要,居所要清洁通风!”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消除封闭,方不至藏污纳垢!”

“这……这倒是有理!”

房玄龄思索了一下,肯定的点了点头。

大战之后有大疫,房玄龄处理过的瘟疫何止一场两场?

根据他的经验,这圈栏的建造,好像还真的有用。

没有足够的经验,没有过人的才智,决计想不到这个原理居然可以用来改善百姓的吃肉问题。

虽然他房玄龄和杜如晦,被大家称作房谋杜断。

但现在他只想知道,陛下遇到的高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