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熥朱标的其他类型小说《大明:皇爷爷你起来,你坐我龙椅了!朱允熥朱标完结文》,由网络作家“生椰拿铁yyds”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吕氏眸子里带着一缕疯狂之色,短剑剑尖直指朱允熥。这一下子。就连朱允炆也被吓住了:“娘……”朱允熥淡笑着摇了摇头,不退反进,闲庭信步地往吕氏的方向走去,微微一个侧身便躲过了对方的剑锋,同时反手一个手刀打在了吕氏的手腕上。吕氏右手吃痛。“哐当——”金石交鸣之音在空荡的大殿之中回响。短剑应声掉在了地上。吕氏脸色一变。如同一只受了惊的兔子一般,立刻拉着朱允炆远离朱允熥。朱允熥单手倚在武器架上,有些戏谑地看着面色铁青的吕氏,以及猝不及防还没反应过来的朱允炆,笑呵呵地道:“小娘该不会以为我真的拉不开三十多斤的软弓吧?”说到这里。他从武器架上的一张龙头弓取了下来,双腿叉开做出一个标准的射箭姿势,左手握弓,右手取箭搭上去,直接将龙头弓拉了个满弓。拉...
《大明:皇爷爷你起来,你坐我龙椅了!朱允熥朱标完结文》精彩片段
吕氏眸子里带着一缕疯狂之色,短剑剑尖直指朱允熥。
这一下子。
就连朱允炆也被吓住了:“娘……”
朱允熥淡笑着摇了摇头,不退反进,闲庭信步地往吕氏的方向走去,微微一个侧身便躲过了对方的剑锋,同时反手一个手刀打在了吕氏的手腕上。
吕氏右手吃痛。
“哐当——”
金石交鸣之音在空荡的大殿之中回响。
短剑应声掉在了地上。
吕氏脸色一变。
如同一只受了惊的兔子一般,立刻拉着朱允炆远离朱允熥。
朱允熥单手倚在武器架上,有些戏谑地看着面色铁青的吕氏,以及猝不及防还没反应过来的朱允炆,笑呵呵地道:“小娘该不会以为我真的拉不开三十多斤的软弓吧?”
说到这里。
他从武器架上的一张龙头弓取了下来,双腿叉开做出一个标准的射箭姿势,左手握弓,右手取箭搭上去,直接将龙头弓拉了个满弓。
拉弓、瞄准、弓箭离弦发出一声清脆的破空之音,一气呵成。
箭矢朝吕氏和朱允炆的方向疾驰而去!
吕氏顿时瞳孔骤缩,感觉自己全身的血液仿佛都凝固住了一般,全身发凉,发出一声惊叫。
“啊——”
满弓的箭射得极快。
还不待吕氏和朱允炆做出什么躲闪的动作。
便听得殿中“砰”地响起一声闷响,箭矢插入吕氏二人面前一寸位置的地板上,箭尾发出一阵震颤的余音……
吕氏母子似乎被吓懵了。
均是盯着地上仍旧兀自颤抖的箭尾,呆若木鸡。
朱允熥和吕氏母子二人已经算是深仇大恨、不死不休了。
杀了吕氏和朱允炆,解了这十年的憋屈,他当然会很爽。
但朱允熥两世为人。
从来不是一个轻易被愤怒冲昏头脑的人。
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没有“老朱驾崩”这个意外发生,朱允炆登基之后也是给他封了一个亲王的尊位,只不过没有允许他去就藩,整个建文年间,朱允熥都只能待在应天府,表面尊荣,但日子过得怎样就不得而知了。
以朱允炆和吕氏对他的忌惮提防,却没有杀了他,是不想吗?
是不能。
如今的朱允熥同样如此。
想要稳稳坐在奉天殿那张龙椅上,孝敬长辈、兄友弟恭,这些表面上的功夫是肯定要做的。
图一时爽快。
只能给黄子澄、齐泰这些拥护朱允炆的腐儒攻击的借口。
加大他登基的阻力。
所以朱允熥纯粹就是看马三宝还没回来,时间有多,吓一吓吕氏母子,也算是给自己这十年的憋屈先拿点儿利息。
而这一幕,也自然而然地落入了帷幔后的朱元璋眼中。
此时的朱元璋,脸上再次露出了惊愕之色。
「好小子!」
「咱这龙头弓,可是一张虎力硬弓!遍数咱麾下整个军营,能把咱这张弓拉满的,也就只有常遇春、徐达他们几个有数的战将。当年南征北战,咱用这张弓也不知破了多少甲!」
「这小子倒好,拉起满弓来,看起来比咱当年还要轻松!」
「这小兔崽子!在咱面前拉不开一张三十余斤的软弓……这么会演,怎么不干脆去宫里的戏班子里演戏去!」
看着朱允熥漫不经心地将龙头弓放回原位,朱元璋不由双眸发亮,心里虽在埋怨吐槽,可目光里尽是欣赏之色,甚至嘴角都不自觉地翘了起来。
除了打心眼儿里高兴自己有个能将虎力硬弓拉满的孙儿。
更是觉得自己仿佛在那道身影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拉弓的模样,就连眼神里的杀意都如出一辙……
也得亏他对箭矢的行动轨迹了如指掌,也看出了朱允熥只是想要吓吓人而已,这才没有出声阻止。
「只是这小子既不蠢笨,也不软弱,在武道方面也如此有天赋,干嘛跟咱装?」
最初的惊愕和欣喜过后。
朱元璋忍不住看着朱允熥,蹙眉端详起来。
选朱允炆是权衡各种利弊之后的结果,而朱允熥……
「如果这小子不在咱面前演,那咱选的一定是他!至于外戚干政的隐患,大不了在合适的时机找个借口,把淮西勋贵那一党人削一顿就是了。」
……
帷幔之外。
吕氏和朱允炆呆愣了半晌。
这才堪堪回过神儿来,二人均是双腿发软,连挪开一步的力气都没有,就双双跌坐在了那根插入地面的箭矢面前。
两人呼吸急促,胸口剧烈起伏着。
想要站起来。
可是已经全身发软,无论如何都无法再站起来了。
心中竟莫名有种劫后余生的庆幸感。
“你……你想杀了我们!?”朱允炆坐在地上,声音沙哑。
就在刚刚。
他看到了朱允熥目光里的愤怒、凌厉、杀意。
虽然只是一道眼神,却像是有万斤巨石压在了他的身上,让他连气儿都喘不过来。
在朱允熥箭矢离弦的那一刻。
他以为自己真的要死了!
朱允熥冷哼一声:“我当然想杀了你们!”
说完,他收敛起自己心中的情绪以及眼中的杀意,面上露出一丝淡笑:“不过你们放心,目前来说,我不会让你们死的。”
说话的同时。
朱允熥在殿中寻了些合适的材料,麻利儿地把吕氏、朱允炆、蒋瓛、戴思恭四个人一一捆了起来。
听到这话。
帷幔后的朱元璋面露一抹恍然之色。
随后差点气得没绷住。
「这小兔崽子又在演咱!」
「什么在夫子面前一问三不知,都是演出来的!」
刚刚朱允熥眼里的杀意,朱元璋是不会看错的,他看得出来朱允熥恨透了吕氏和朱允炆。
不仅如此,朱允熥在这个节骨眼儿出现在乾清宫,做了这许多事情,目的直指皇位,而朱允炆这个许多人眼里“未来的皇太孙”显然是他最大的阻碍。
可是朱允熥却把这份杀心收敛了起来……
「这小子甚至已经考虑到了自己“登基”的阻力,以及需要防范的中伤,他很清楚,如果这时候杀了吕氏和允炆,朝中那些腐儒一定会拿这件事情做文章!」
这能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考虑得到的?
他太懂了好吧!
想到这一点,朱元璋心里不由得越来越满意。
「咱这一招装死,看来装得还真妙啊!咱以前怎么一点没看出来允熥这孩子呢?」
「也差不多是时候给他们一个惊喜了……咱还有几年活头,再多教一教,不过同时也要调和调和这两兄弟的关系才是,自家兄弟哪儿有隔夜的仇?」
朱元璋心里美滋滋地想着。
朱允熥画下了一个大饼,这才是他最后的图穷匕见。
而他只说了个“日后的好处”。
这个好处是什么。
你们自己想。
你们要是认为我是承诺让你们日后可以随便侵占民田、欺压百姓什么的,那是你们自己的事,我可没说过这种话。
当然,朱允熥说什么“一起坐拥天下”。
也是在诱导他们这么想。
如果一开始就把这个饼画出来,听起来就会显得很虚幻。
但有前面的铺垫在。
就会让这群人觉得:既有日后的好处,又能规避当前情况下的危机,这就很nice了。
他们也会更愿意相信朱允熥分析出来的那些灭顶之灾。
至于啥时候把位置坐稳了,我说了算。
这好处具体是什么,还是我说了算。
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的朱允熥,对于画饼和CPU技术还是颇有心得的。
只要他时不时和这群淮西武将示弱一番、分析分析当前情况,展望展望未来,最关键是有这个大饼吊着。
你看这个饼,它又大又圆。
三年之后又三年。
等朱允熥彻底坐稳皇位之后:最终解释权归朕所有~
朱允熥话音未落。
整个乾清宫又一次“刷”地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三殿下刚才说的那话……
是什么意思?
现在损失的好处,日后能加倍地拿到?一起坐拥大明??
这是未来新帝的允诺!!
虽然现在要收敛,但以后,可以随心所欲了!
其实这允诺不允诺的倒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这位东宫三殿下,从头到尾都没有对他们所谓「侵占民田」,表现出任何谴责之意!
在此之前。
老爷子就不用说了。
这种事情但凡被他发现了,必定要遭训斥。
训斥都还只算轻的,再严重点儿军法处置屁股开花什么的,甚至因此而被处死的人都不少。
就算是太子朱标,因为不愿见到老爷子造过多杀孽,背负屠戮功臣的罪名,所以愿意开口替他们求情。
可事后也还是要一本正经地跟他们唠唠叨叨,提什么苍生、什么百姓,然后板起脸来叫他们不要再犯云云。
这位东宫三殿下却是不一样的。
他说:淮西勋贵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该得好处!
他说:淮西勋贵出人出力帮他登上皇位,不能白白劳累!
就是嘛!
咱们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天下,没有咱们当初的刀头舔血,哪儿有天下百姓今天的安稳日子,咱总不能拿着脑袋白白去拼不是?
这才是真道理!
其他那些冠冕堂皇的道理,都他娘的是屁!
短暂的惊愕过后。
乾清宫内这群淮西武将看着朱允熥的目光,骤然就变得火热了起来,其中夹杂着满意、骄傲、贪婪……等等诸多复杂情绪。
仿佛心里一下子就找到了共鸣。
甚至暗暗觉得,跟随这位三殿下比跟随太子还正确啊!
诚然,他们这群人都是坚定的太子党。
但利字当头。
其他的,就得往边上排排了。
这群脑回路直的骄兵悍将,当然不会去想什么以后的后果、影响、会不会让以后的大明乌烟瘴气之类的因素,他们也懒得动脑子去考虑那么多。
他们只知道。
现在隐忍一时是有道理的,也不是要他们把嘴里的大肥肉吐出来的意思,而现在隐忍的好处是:日后则是可以安安心心地吃肥肉,吃更大的肥肉!
「就算你不愿意支持他,也迂回—波啊,等回头上了朝堂你再骂不行?别到时候连累我们俩也被敲闷棍啊!」
詹徽和傅友文二人表面都在强行维持着淡定。
可内心已经开始慌的—批。
他们或许第—眼没认出来朱允熥,可—旦知道了对方是朱允熥……那许多事情—想就明白了。
这些年来,这位东宫三殿下虽然已经没有存在感了。
可他是什么出身?
大明战神常遇春的嫡亲外孙。
凉国公蓝玉是他亲舅爷,开国公常升是他亲舅舅!连带着淮西勋贵集团—大部分的公侯都跟他沾点亲带点故的。
「都说东宫三殿下木讷蠢笨、懦弱无能,不似皇家血脉,可你今日看看他的样子,再看看他说出来的那几句话……显然事实并非如此!」
「他敢堂而皇之地坐在这里,还敢假传圣旨把咱们三个叫过来,肯定是背后有倚仗的!这倚仗能是谁?九成九就是以蓝玉为首的那—党淮西人!」
「蒋瓛躺在那儿,就是最好的证明!」
—时之间。
詹徽和傅友文都是心思百转,思索着眼下的局势。
全身上下都在涔涔冒汗。
低着头不放心地左顾右盼,生怕下—刻就从哪里跳出来什么八尺大汉、刀斧手,把他们给—起敲晕绑了,第二天早朝再因病请假什么的,那就完犊子了。
诚然。
刘三吾的话他们心里肯定也是支持的。
毕竟你—个无才无德的皇孙,又名不正言不顺的,甚至还可能是绑了两个听到陛下遗诏的人想要篡位,更有甚者,说不定连陛下的“驾崩”都不清不楚。
詹徽和傅友文虽然要更机灵—点,更懂得变通—点。
但他们二人好歹也同样是读圣贤书的。
心里怎么可能认可?
他们都是从乱世,—步—步走到了如今逐渐安定的大明。
若是未来的国君是这样—个罔顾人伦礼法、无才无德、大逆不道,甚至可能篡位杀祖之人……
大明是否还有未来?
且不论这未来国君如何。
支持他的又是—群什么人?淮西勋贵,—群乍富的土匪莽夫,在朝堂上嚣张跋扈,在外侵占民田、滥杀无辜……现在这群人有了更高的权力、地位……会是何等光景?
这场面。
只要稍微想—想。
詹徽和傅友文都不由得直摇头。
不过现在情形紧张,二人都不敢轻举妄动,苟住留着条性命,至少明天在朝堂上还有说话伸张、阻止此事的机会,而不是悄无声息地就被这位三殿下给处理了。
「唉……这老头子也是耿直,这些话留着明天在朝堂上再去说不行吗?非要现在犯轴……」
看到刘三吾—副昂首挺胸宁死不屈的样子。
詹徽和傅友文就发愁。
……
与此同时。
坐在帷幔后面的朱元璋面上却是—副笑呵呵的样子。
「咱就说刘三吾这老学究不好对付了。」
「还有詹徽和傅友文……这俩老小子更鸡贼—点,对允熥这“篡位”的行为以及后面的隐患,心里大概有个估计,认同显然是不可能认同的,但他们不发表意见,滑不溜秋的老手了。」
朱元璋神色自若地躲在后面,面上带着饶有兴趣地笑意,人都已经靠在了旁边的床框上,俨然—副看大戏的样子。
他现在是精神得很。
自从朱标死后,就没这么放松过了。
除了丧子之痛,这大明朝的未来更是如同—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他的身上,愁得他头发都白了许多。
而后才开口解释道:
“诸位也知道,朝堂上有咱们淮西勋贵,但大明立朝多年下来,那些被皇爷爷请来朝廷任职,以及那些通过科举致仕的文人士子同样占据半边天。”
“那些文人最喜欢标榜自己忠贞、为国为民、体恤百姓、以黎民苍生福祉为己任,这种自命清高的名头。”
“文人与武将天生不对付,也是最喜欢拿这些事情参来参去的。”
“索性咱们也是要收手。”
“如果……让那些自命清高的文官认为,我朱允熥甫一登基,就让他们日日参奏而不得其结果的事情迎刃而解,明日这一仗是否就要容易许多了?”
朱允熥为什么一定要在今天晚上这么紧急的时候,把“侵占民田”的事情摆在明面上,摊开来讲?
第一是这件事情越早说越好。
这群人现在能支持朱允熥,立场关系只占了其中一部分,另外一部分目的,就是冲着更大的权利,更高的地位,可以更放开手脚收敛财富去的。
要是真等他们把朱允熥给扶上去了再讲。
这感觉像什么?
我裤子都脱了,你就给我看这?——难以接受。
还不如趁早就说,别把他们的期待拉那么高。
而更重要的。
则在于这第二个原因。
就是明天的一步棋了。
蓝玉他这群武将杀胚眼里,处理事情唯一的办法就是杀!杀!杀!那群文官只不过是嘴厉害了点儿罢了。
但实际上真能这么做?
便宜皇爷爷老朱都不会这么干!
在此之前。
朱允炆在朝中素有贤名,尤其是翰林院之中以黄子澄、齐泰等人为代表的文人士子,更是与他颇为亲近。
就算和朱允炆没那么亲近的一些文臣。
心里也都大概知道,朱元璋是要立朱允炆这个皇太孙的。
而他朱允熥又是什么名声和风评?
因此。
明天朝堂上会是幅怎样的情景。
完全可以想象。
难不成朱允熥真让蓝玉和常升他们提着刀在朝堂上,见一个反对的杀一个反对的?
素来乱世出忠贞之臣。
大明建立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的文人士子都是从元末暴乱那个时期走过来的。
对于其中的许多人来说,气节更甚于自己的生命,即便你是一句话便能人头滚滚的皇帝,他们也不会缩回脑袋。
对于这类油盐不进的文人士子,不是在朝堂上随便杀一两个人,就能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
甚至有可能出现反效果——你越杀,他们越起劲。
至少图一个千古留名,后世史书嘛。
你全杀了?
天下文人士子何其之多,提起笔杆子就是要戳死你的架势。
而对于朱樉、朱棡、朱棣……他们这些藩王来说:嘿嘿嘿!感谢大自然的馈赠,我要奉天靖难喽~
这就又回到了之前分析出来的那个死局。
而唯一的破局之法就是,获得一部分文官的支持。
让淮西勋贵在「侵占民田」之事上撤手。
这就是他的投名状。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文人士子的风骨、气节可以成为阻碍朱允熥的高墙,但你要是能给出他们想要的结果,那也可以成为助力!
说他们「冠冕堂皇」、「自命清高」,那是给淮西人听的。
朱允熥心里却知道。
这些文人或许迂腐了点,但其中许多人是真的心怀天下的。
……
乾清宫之内。
朱允熥说一半、藏一半,言简意赅地把自己的用意说了出来以后,在场众人先是略微懵了一下,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神色来。
随后便开始陆陆续续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来。
“有道理啊!”
“反正咱也是暂时要收手的,趁这个机会让三殿下得到那些文人的支持,这件事情直接就稳了!”
“三殿下和韩国公那老狐狸……”有人下意识脱口而出,好在及时就悬崖勒马把剩下的话给咽了回去。
老银币!
真是个老银币!
这种话显然不能当着本人的面讲,更何况还是未来新帝。
蓝玉朗声一笑:“哈哈哈哈!什么老狐狸,咱允熥这叫聪明绝顶!这机灵劲儿,绝了!”
“是是是,没错,你看我这张破嘴,是咱陛下智计无双!”
“殿下聪颖过人,实乃天命之人!”
明白过来朱允熥的意思之后,诸多淮西勋贵都是拍着大腿叫绝,面上充满喜色。
朱允熥这一计,不仅可以大大减小明天登基的阻力,对往后稳定朝局也同样有巨大的帮助。
而朝局越快稳定下来。
就到了他们收利息、拿好处的时候了。
正当众人面带喜色,对朱允熥交口称赞的时候。
人群之中。
张温垂下眼眸。
低着头掩饰着面上的失望之色。
原本以为这位三殿下是体恤百姓、少年意气才忍不住提出这个要求的,也期望着他能有两全其美的处理手段。
结果却是……
一番权衡利弊之后不得不提这件事情。
而他安抚这些骄兵悍将的方法,竟然是允诺让这群人在他皇位稳定的时候,变本加厉地行此伤天害理之事。
毒!
太毒了!
简直就是饮鸩止渴!
的确。
在眼下看来。
他作为一个劣势的皇位竞争者,可以获得这群坏淮西勋贵的忠心追随,可以骗过那些为国为民的文人士子,稳固地位。
可日后会如何,他有想过吗?
这群人在老爷子的压制下都敢顶风作案。
到时候有了当朝皇帝的允诺默认,这种风气必定如同野火燎原一般猛烈!
大明的百姓怎么办?
可以想见,数十年之内,不,或许只需要十数年,大明皇朝就会成为昔日的暴元!
张温也是从那个惨不忍睹的时代一步步走过来的。
中原大地昔日的生灵涂炭而今历历在目。
此刻。
张温一颗心直接沉入了谷底。
「暴君!」
「昏君!」
「朱允炆固然沾染了太多文人士子的酸腐风气,为人也确实死板、不够魄力,可比起这位三殿下,瞬间就显得贤明多了!」
「我真是看走眼了!没想到这位三殿下的内里,竟是个心狠手辣,冒着黑水儿的!」
原先的期望有多大。
现在的失望就有多大。
他原以为,这位东宫三殿下是天选之资——心性坚韧、隐忍、韬光养晦、聪颖过人、有魄力、有手段、甚至连武力天赋都是万中无一的——大明有他,当再繁盛至少数十年。
可是。
这一切一切的好处。
此刻都变成了坏处——糟得不能再糟了!
一个心思狠毒自私但又有能力有手段的皇帝,比一个平庸懦弱的皇帝,破坏力要强上千倍万倍。
而大明百姓不幸。
恰恰碰上了这么一个!!
张温彻底低下了头,一双手插进了自己的袖子里,默默后退到这群人的最后方,不愿再多说什么。
心里只剩下一种“什么都无法改变”的无力感。
最新评论